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Interstate School Leaders Licensure Consortium

內容摘要與心得

標準 1:教育的領導者為促進所有學生能有效學習、課程有效的銜接與轉化,在行政管理的層面以共同的學習和連結學校社區的資源與互動關係為願景。
茲以知識、規則與性能三個架構來說明
知識
管理者需熟悉和了解:
1.      學習目標是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裡
2.      系統理論的運用
3.      訊息的來源、數據收集和分析策略
4.      有效的溝通
5.      有效建立共識和談判技巧
規則
管理者需建構價值觀和承諾:
1.      所有的價值觀與承諾須合乎教育性
2.      學校願景以學生學習為最高標準
3.      學校不斷持續改善教育品質
4.      確保學生在知識、技能和價值觀必須成為未來面對全球化競爭的人才。
5.      願意不斷自我省思、修練和自我實踐。
6.    對工作品質的自我提升和促進組織績效的達成。
性能
管理者從事有利於的活動過程和保證:
1.      有效地傳達願景和使命給所有成員。
2.      可透過符號、儀式、故事和類似的活動來傳達願景和使命
3.      學校願景的核心理念是為所有利益相關者所建構
4.      走向進步的理想和使命是傳達給所有利益相關者
5.      可評估學生學習相關的數據以用來發展學校遠景和目標
6.      以學生及其家庭有關的人口統計數據來發展學校的使命和目標
7.      可運用資源統整以實踐辦學理念和目標
8.      願景、使命和實施計劃,定期檢測、評估和修訂
心得:
教育的領導者為促進所有學生能有效學習、課程有效的銜接與轉化,在行政管理的層面除上述的幾項指標以外,在執行面上,以精緻、卓越、創新為核心價值,帶領行政人員及教師在觀念上求卓越、過程中求績效、方法上求科技、結果上求創新,才能達成願景與目標。

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rincipals. ERIC Digest.

首段重點與個人心得簡述:
1.      因應社會的變遷及多元社會的期待與刺激,學校領導者需面對後現代社會所期待教育品質是否提升的經營壓力。
2.      學校經營管理因應人口結構的改變,需重新定義學校與家庭的關係、責任與權力的關係,如此,才能建立與創造一個符合期望與互不相衝突的學校校長。
3.      當今學校改革的模式也承認是經營學校成功的主要手段。
4.      現在的校長已不再只是首老師而已,而是一個日益複雜的組織經理人,他需重塑組織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組織的關係、資源的分配與外部資源的取得、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學生學習成效及與社區之間的關係連結等等。
5.      校長經營的效能,已不再是過去的行政官僚體制的經營思維,而是以扁平式組織的領導哲學經營思維,積極與教師、學生、家長及社區互動,藉由這之間的互動合作關係以提升教學效能與學習效能。
持續進行校長的專業發展,藉由專業發展的學習機會,以支持自己的教育理念與對學校社區家長的承諾,以改善學校與創造積極學習的學校文化。

文章來源:http://www.ericdigests.org/2004-1/principals.htm

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教師天地投稿

教師天地》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出版之雙月刊,於71年9月創刊,原名教師研習通訊,75年8月更名為教師研習簡訊,77年10月改為教師天地,為國內少數針對教師社群,探究教育相關議題且理論與實務兼具徵稿審查發表的刊物,本刊每年依據臺北市重要教育政策進行主題企劃與邀稿,內容涵蓋人物專訪、專論、焦點話題、教育論壇、教學手札及教育有愛等專欄,提供教師及家長對教育議題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School fashions: What’s hot, what’s not

學校中的潮流:有那些是熱門的?而那些不是?

追求有價值、提昇自己時髦、選擇名牌衣服是當今校園文化最熱門的!也是回學校上課季節必備的行頭,而往往都會透過知名的入口網站進行網路購物,而購物的方向與目標則以聞名的演員明星所流行的時尚意識及具有價值導向的品牌為他們購物的目標。

從學生校園生活中的行為、服裝、言語表達方式也反應出學生的次級文化及當今社會流行的方向,在進行課程安排與師生互動時也必須適時調整及導正正確的價值觀。